垃圾收集器(Garbage Collector,简称GC)是Java虚拟机(JVM)中用于自动管理内存的一种机制。它的主要作用是回收不再使用的对象,从而释放内存空间,避免内存泄漏,并尽量减少对应用程序的影响。

在JVM中,常见的垃圾收集器有CMS(Concurrent Mark-Sweep)、G1(Garbage First)和ZGC(Z Garbage Collector)。这三者的设计原理各有特点,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。以下是对这三种垃圾收集器设计原理的详细解析,并通过例子帮助理解。

1. CMS(Concurrent Mark-Sweep)

设计原理:

  • 目标: CMS收集器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垃圾收集停顿时间,特别是在应用程序的响应时间要求较高的情况下(如在线应用或大规模的Web应用)。
  • 工作流程:
    1. Initial Mark(初始标记): 标记根对象,并标记从根对象可达的所有对象。此过程需要“Stop-the-World”停顿,即暂停应用程序的执行。时间较短,通常是几毫秒。
    2. Concurrent Mark(并发标记): 在应用程序继续运行的同时,JVM开始扫描堆中对象的引用关系,标记存活的对象。此阶段是并发执行的,因此应用程序不会停顿。
    3. Concurrent Preclean(并发预清理): 该阶段在并发标记过程中进行垃圾回收,并清理一些不再使用的对象。
    4. Remark(标记重扫): 与“Initial Mark”类似,完成标记漏掉的对象。此阶段会有较长的“Stop-the-World”停顿。
    5. Sweep(清除): 清理未被标记的对象,释放内存空间。
  • 特点:
    • 优点:减少了“Stop-the-World”停顿时间,适用于对响应时间有严格要求的应用。
    • 缺点:有时可能出现“浮动垃圾”(对象还在被引用时就被回收),导致停顿时间无法完全避免。此外,CMS在JVM中存在性能瓶颈,可能无法满足大内存应用的需求。

例子: 假设有一个在线电商平台,当用户在购物时,如果垃圾收集器停顿时间过长,用户可能会感知到延迟。CMS通过减少停顿时间,使得应用在垃圾收集过程中可以继续响应用户的操作,提升用户体验。

2. G1(Garbage First)

设计原理:

  • 目标: G1垃圾收集器设计的目标是尽可能平衡停顿时间和吞吐量,适用于需要低延迟和大内存的应用。G1收集器将堆分成多个区域(Region),并可以精细控制每个区域的垃圾收集行为。
  • 工作流程:
    1. Initial Mark(初始标记): 标记根对象和直接可达的对象。这一阶段是“Stop-the-World”停顿,时间较短。
    2. Root Region Scan(根区域扫描): 扫描每个Region中的根对象。
    3. Young GC(年轻代垃圾收集): 对年轻代区域进行垃圾收集。此阶段也会有停顿。
    4. Mixed GC(混合垃圾收集): G1会在收集过程中针对各个区域进行清理,标记和回收内存,这个过程是通过多个小的并发回收来减少停顿时间。
    5. Final Remark(最终标记): 在回收过程中,标记那些在混合过程中未能标记到的对象,产生停顿。
  • 特点:
    • 优点:G1相比于CMS在大内存应用中表现更好,且可通过-XX:MaxGCPauseMillis参数控制最大停顿时间。
    • 缺点:虽然G1的设计目标是减少停顿时间,但在内存较小或配置不合理的情况下,可能会产生较长的停顿。

例子: 假设有一个高频交易平台,要求在交易过程中尽量减少延迟和停顿。G1通过对堆的精细划分和多个小区域的并发回收,使得交易系统在高并发环境下能稳定运行,并且能够控制GC停顿时间,使得系统对外表现更加流畅。

3. ZGC(Z Garbage Collector)

设计原理:

  • 目标: ZGC是一个低延迟垃圾收集器,专为大内存和对停顿时间要求极低的应用设计。ZGC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垃圾收集的停顿时间不会超过几毫秒,即使在处理TB级别的内存时,也能保持低停顿。
  • 工作流程:
    1. Concurrent Marking(并发标记): 与G1类似,ZGC会在应用程序运行的同时并发标记存活对象。
    2. Concurrent Relocation(并发重定位): ZGC通过并发的方式进行对象的整理和搬迁,极大减少了“Stop-the-World”停顿的时间。
    3. Coloring(着色): 对象根据其引用关系进行着色,利用颜色标识来避免阻塞应用程序线程,达到低停顿的效果。
    4. Final Cleanup(最终清理): 在垃圾收集的最后阶段,ZGC会进行清理,移除不再使用的对象。
  • 特点:
    • 优点:能够处理非常大的堆内存,并且将停顿时间控制在几毫秒以内。ZGC几乎是完全并发的,停顿时间极低,适用于低延迟、高吞吐量的大规模应用。
    • 缺点:ZGC目前在JVM中的实现较新,尚未像G1那样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支持。

例子: 假设有一个视频流媒体平台,其处理的视频文件非常大,且对系统的响应时间要求极为严格。ZGC能够在处理大量视频数据时,保持较低的停顿时间,确保用户在观看视频时不会出现卡顿或延迟现象。

总结对比:

特性CMSG1ZGC
停顿时间较短,适用于低延迟需求可配置,适合大内存应用极低,适合超大内存和低延迟需求
内存管理标记-清除分区管理,细粒度控制基于着色的并发管理
性能对大堆内存支持一般性能稳定,适合大堆极其高效,适合TB级别内存
应用场景高响应要求的应用大内存和低停顿应用大内存、低延迟、高吞吐量

这三种垃圾收集器的选择需要根据应用的具体需求来定。对于大部分中小型应用,CMS和G1已经足够,而对于需要超低延迟和处理大内存的应用,ZGC则是更好的选择。